連續澆筑混凝土每500m3 應留置一組6個抗滲試件,且每項工程不得少于兩組
混凝土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,每工作班至少檢查兩次。
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0mm,其允許偏差應為+8mm、-5mm;主體結構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,其允許偏差為±5mm。
水泥砂漿終凝后應及時進行養護,養護溫度不宜低于5℃,并應保持砂漿表面濕潤,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。
防水層各層應緊密粘合,每層宜連續施工;必須留設施工縫時,應采用階梯坡形槎,但與陰陽角的距離不得小于200mm。
涂料防水層的甩槎處接縫寬度不應小于100mm,接涂前應將其甩槎表面處理干凈;涂料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,最小厚度不得低于設計厚度的90%。
水膨脹止水帶應具有緩膨脹性能;止水條與施工縫基面應密貼,中間不得有空鼓、脫離等現象。
止水條應牢固地安裝在縫表面或預埋凹槽內;止水條采用搭接連接時,搭接寬度不得小于30mm。
采用摻膨脹劑的補償收縮混凝土,其抗壓強度、抗滲性能和限制膨脹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。
后澆帶混凝土應一次澆筑,不得留施工縫;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養護,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d。
樁頭頂面和側面祼露處應涂刷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,并延伸至結構底板墊層150mm處;樁頭周圍300mm范圍內應抺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過渡層。
樁頭的受力鋼筋根部應采用遇水膨脹止水條或止水膠,并應采取保護措施。
人員出入口應高出地面不應小于500mm,汽車出入口設置明溝排水時,其高出地面宜為150mm,并應采取防雨措施。
文章來源:土木工程